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因为大家的脑子都没啥问题。
作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平均水深730米的贝加尔湖,储水量高达23600立方千米,占到了全球地表液态淡水总量的2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淡水宝库。相比之下,我国所有湖泊的总储水量不过700立方千米,即便加上所有地表径流的水量,其总量也不过3000立方千米,远无法和贝加尔湖相比。
更令人嫉妒的是,因为贝加尔湖地区人迹罕至,所以几乎没有污染的贝加尔湖水质纯净,能够直接饮用。
而这样的淡水宝库,竟然地处人迹罕至的西伯利亚,实在是暴殄天物。毕竟相比之下,作为俄罗斯邻国的我们却时常因为缺水而发愁,尤其是华北地区。
那么,既然有市场有需求,为什么不能从贝加尔湖调水来用呢?静夜史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原因:
1、主权归属
贝加尔湖调水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是俄罗斯的湖。
虽然唐朝、元朝和清朝都曾将贝加尔湖的全部或一部纳入过版图,但经过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纵横捭阖,今天的贝加尔湖早已是俄罗斯的领土。
而跨国籍调水,从来都是一件麻烦的国际事件,更何况还要途径蒙古这个第三国。
虽然鉴于美国等西方国家这个共同的敌人,当前的我们和俄罗斯选择了抱团取暖,但这种国家层面的互利共赢并不代表两国所谓源远流长的友谊。事实上,因为上百年的领土争夺,时至今日俄罗斯依然对我们有着极强的提防心理,甚至俄罗斯民间整体都是排斥我们的。
再加上俄罗斯数百年来形成的“大俄罗斯”主义傲慢,这就更注定了从贝加尔湖调水这个事,并不那么容易成。
2、地理难度
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果贝加尔湖的海拔高度远高于华北,那么从贝加尔湖调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现实情况是,西伯利亚的整体地形自南向北倾斜,几乎所有河流都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在贝加尔湖和华北之间,是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蒙古高原,平均海拔为1580多米,远高于贝加尔湖湖面455米的海拔高度。
这样的高差,意味着想要将贝加尔湖地区的水引到华北,首先需要将贝加尔湖的水至少提升1000米,这无疑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除了高,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距离太远。即便从贝加尔湖的最南端,到最缺水的京津地区,其直线距离也高达1500多公里,远远超出从丹江口调水入京的900多公里距离。
而如果绕过蒙古高原经东北调水南下,问题似乎更多。因为在北半球,纬度越高气候越寒冷,即便能解决所谓的高差和距离问题,那么冬季河流结冰的问题也令人无语凝噎。
话说,能经东北调水,为何不直接从松花江取水?
3、成本问题
虽然跨区域调水是国家层面的宏观战略,但却并不完全是公益工程,也就是说,这是需要考虑成本的。
而因为贝加尔湖调水无论直线还是曲线都是山高路远,所以运输成本必然居高不下,用“水比油贵”来形容都不过分。
事实上,今日南水北调的水,如果抛去地方政府的补贴,那么这个淡水的价格已经超出了本地地下水价格的两倍,而且口感还不如地下水。
虽然贝加尔湖的水质和口感都很出色,但经历了数千公里的奔波必然是大打折扣。而如果没有市场优势也就是价格优势,那么贝加尔湖调水工程就只能是骑虎难下。
概括起来,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所以解决水的问题也是很多人高度关心的民生问题。但从贝加尔湖调水的事,不仅不合适,而且还有点儿愚蠢。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这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本来并不想作答。
对于现今的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大体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贝加尔湖在历史上属于中国,第二种看法是在历史上从来就不属于中国。
个人见解,支持后一种观点!
中国在历史上的行政管辖其触角从来就没有到达过贝加尔湖,可能最有名的故事是苏武牧羊曾到过贝加尔湖。
即便是大唐在最盛时期也不曾控制过贝加尔湖。
在沙俄到达贝加尔湖之前,这一地区应该是以无争议地区。
况且贝加尔湖地区地处苦寒之地,历代的中原王朝对该地并不以为然。
如果说贝加尔湖是中国的话,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帕米尔高原也收回来,因为在唐代那里叫做葱岭。
历代的中原王朝管贝加尔湖叫做北海,其实这只是名称上的叫法,就好像我们管帕米尔高原叫做葱岭一样。
麦哲伦曾管我们东边的大海叫做太平洋,那是不是太平洋也应该是西班牙国家的大洋?
贝加尔湖本是俄语的发音,意为“富饶的湖泊”之意。
在清朝前期,国力和武功强盛,压根就不存在割地赔款的可能,自然也因此谈不上妥协割地之说。
客观的说,贝加尔湖原为一无任何争议地区,是被扩张的俄罗斯人抢先占领该地,在历史上它并不曾属于过中国,因此关于雍正将该地割让给沙俄一事应该不能成立!
我是中国人,也是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国家,我们确实是丢掉了库页岛、乌苏里江东边的大片领土,还有***伊犁以北的大片领土,但是贝加尔湖不应该包括在内。
世界最大湖泊是里海,面积达38万平方公里,不过里海是个咸水湖,如果说哪个湖泊是世界第一大淡水湖的话,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因为如果从面积上来看的话,毫无疑问是北美洲的苏必利尔湖,但如果从水体总量来说的话,那就应该是贝加尔湖了。
苏必利尔湖是北美洲五大湖区中面积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达8.2万平方公里,蓄水量占五大湖总水量的一半,在全世界湖泊中排名第四;如果比较面积的话,贝加尔湖还没有苏必利尔湖面积的一半大,因为贝加尔湖的面积只有3.17万平方公里,只相当于苏必利尔湖的38%,那如果比较水量的话,贝加尔湖的水量却比北美五大湖的总蓄水量还多。即便和里海相比,虽然贝加尔湖的面积只有里海的1/12,然而水量却相当于它的30%还多。
这是因为贝加尔湖虽然面积不是特别大,然而它却是世界最深的湖泊,平均深度达730米,最深的地方深达1637米,相比之下,北美五大湖区的平均深度有几十米,我国的青海湖平均深度只有21米,而我国的渤海的平均深度却只有16米左右,贝加尔湖的深度远远超过了它们。
若以蓄水量计算,贝加尔湖高达23600立方公里,相当于全球地表液态淡水的1/5,从我国中科院地理所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包括咸水湖在内的所有湖泊的总蓄水量约为700多立方公里,只有贝加尔湖的1/33,而算上河流等水体,我国的淡水总蓄水量约为3000立方公里,只相当于贝加尔湖的1/8,可见贝加尔湖的淡水拥有量多么巨大吧。
贝加尔湖不仅是淡水拥有量非常巨大,而且其水质非常好,达到了饮用水标准,人类可直接饮用,阳光照耀的时候,光线可直达水下17米,看上去也非常的纯净。
贝加尔湖在我国古称北海,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活动地,因为清朝与俄签署的一些不同等条约而被分割出去,如果它仍然属于我国的话,那么我们或许可以引用它的水流来治理我国北方地区的沙漠、植树造林以及灌溉干旱土地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等,这样还可以改善我国北方地区的干燥气候,可以说是好处非常多。
即便在目前的情况下也仍有人提出引用贝加尔湖的水到我国来使用,这很不现实的,因为距离太远了,而且中间隔了一个蒙古国,引用贝加尔湖的水需要与俄罗斯与蒙古两个国家协商打交道,即便它们开始同意了,一旦国际关系出现问题,它们就很可能会拿这个调水系统要挟我们。
贝加尔湖的河水年输出量为590亿立方米,和黄河的年径流量差不多,如果引用他的水资源的话,顶多可使用1/3,这样大概是200亿立方米,引到我国北方地区大概相当于增加一条中型河流的水量。但从工程方面考量,这个调水系统工程量也非常巨大。
比如将贝加尔湖的水引到北京,需要跨越2000多公里的距离,这比我们的京杭大运河长度(1800公里)还要长,也比我国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长度(1432公里)长得多,构建这样一个工程所需耗资非常大,沿途的地形也高低不平,需要运用多种施工手段,更不利的是所经过的蒙古国等地也都是干旱缺水的地方,调水的途中就会消耗不少,除非应用全封闭式管道输水,然而这样的输水模式耗资更大,为了得到一条中型河流的水量而建造如此巨大的工程,是不是划算也需要思考一下。
不过最大的阻力还是来自于贝加尔湖的拥有国俄罗斯方面,因为从贝加尔湖调水会影响贝加尔湖下游地区,使得那里的水流量大幅减少,所以其下游地区的人们会强烈反对,想办法阻挠其工程计划的实行,因此从上面几个方面来看,从贝加尔湖调水到我国北方地区并非多么划算和容易实施的事情。
从贝加尔湖引水至我国华北西北干旱地区,对于我国35年碳达锋60年碳中和有重要意义!因为碳达锋碳中和不仅是要减少煤炭石油用量,也包括增加绿植吸收二氧化碳。而从贝加尔湖水引水就能起到关键作用!如何彻底改善我国华北西北干旱局面?已经有从雅鲁藏布江引水开筑红旗河引水至***、引渤海水至***等多种方案或设想。但这些方案或设想有的缓不济急,有的纸上谈兵,多数不现实。而南水北调也证明所引水量有限。惟有一湖之水超过北美五大湖水量的贝加尔湖近在眼前,不引白不引!引用贝加尔湖水不能挖沟渠,只能用管道。这样在源头贝加尔湖建设大型泵站需要耗电。电从哪里来?不能再建火电厂,这违反碳中和初衷。只能从即将建成的白鹤滩、乌东德等大型水电站引电过去。贝加尔湖水通到大西北的根本目的,是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变成人工湖,一劳永逸解决我国西北干旱问题,形成几百万平方公里的绿洲!当然,引水是有成本的,也要向俄罗斯付钱。躺着增加财政收入,我想俄罗斯是愿意的。引水经过内蒙古,如果蒙古国愿意,可分一部水解决蒙古国西南部生态恶化问题,对改善我国北方生态环境也有利!而且引贝加尔湖水还能促进我国材料、机械等工业门类发展,促进就业。此乃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大好事!
答:这里是覃仕勇说史,为您揭晓最真实的历史。
贝加尔湖,是一个有故事的湖。
名虽曰湖,看起来却象是海。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第一深湖!全湖长六百三十六公里,平均宽四十八公里,面积为三万一千五百平方公里。
就因为面积如此广阔,广阔到望不到边际,所以,我国古籍不称之为湖,而冠之以海名,或称北海、或呼柏海、又或唤小海、菊海等等等。
湖水不类海水之苦咸,人们意识到它只是一个湖,于是海改称湖,慢慢改称为柏海儿湖、白哈尔湖等,到了近代,定名为了贝加尔湖。
从可考的史料知,最早在贝加尔湖以东的滨海地区生活的人,是公元前11世纪臣服于周朝的少数民族。
在中国的史书记载中,他们的名字叫“肃慎”。
现在的考古学者在阿巴干城和乌兰乌德城附近发现了中国汉代的宫殿建筑和城市遗址,并出土有上刻“天子千秋、常乐未央”字样的瓦当。
由此可知,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中国黄河流域产生和发展的商文化已经扩展到了外贝加尔湖地区、叶尼塞河流域。
公元1世纪以后,鲜卑、高车、铁勒等部先后在外贝加尔一带活跃。
南匈奴立庭曾于今鄂尔浑河西岸喀喇巴尔嘎逊地方,上书汉廷自请“世世保塞”。
以此为证,即南匈奴统治下的包括贝加尔湖地区在内的北方领土是汉王朝的属地。
到了7世纪,中国唐朝政府正式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设置了行政机构,以后的辽、金、元、明都控制和管辖着贝加尔湖以东直抵滨海地区。
必须说明,在明朝,从明成祖开始,统治者就是把西至贝加尔湖、东至大海的广大地区交由生活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打理的。
可是,女真人入关后,眼睛只盯着中原锦绣江山,北部荒凉的贝加尔湖就在不经意间丢失了。
1643年,叶尼塞河区的哥萨克库尔巴特伊万诺夫来到了贝加尔湖地区,1653年,由彼得·别克托夫领导的哥萨克分队在印戈达和赤塔河交汇处附近建立了贝加尔地区的第一座军事堡垒,1666年,在乌达河岸边建立木结构军事堡垒上乌丁斯克。
沙俄人以此为桥头堡,一点点蚕食中国的领土。
蚕食得多了,清朝统治者有所觉察,于1688年在雅克萨与沙俄人干了一仗。
枪炮停歇,双方在尼布楚展开和谈。
一开始,清政府代表提出以勒拿河至北冰洋为双方国界。
沙俄人不肯把已经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抵***不同意。
一方面代表中国的谈判能力大有问题;另一方面当时的清朝急于平定准噶尔叛乱,所以没有磨太久,很快作出巨大让步,提出以外兴安岭的北支(诺斯山)直至亚洲***最东北的没入大海深处的诺斯海岬(即楚科奇半岛)为界。
沙俄人仍不同意。
中方再让步,最终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以额尔古纳河至外兴安岭至乌第河为界,即明确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
这等于是没有作过多争取,就白白让出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不过,中俄中段边界没能达成协议,待定。
既属“待定”,双方就应该暂时搁置争议,等待合适时机再协商界定。
但俄国不讲规矩,等清方退兵,便继续从中段边界蚕食中国领土,侵占了贝加尔湖以西和唐努乌梁海以北伊聂谢河上游地区大片土地。
清廷多次抗议,沙皇政府置若罔闻。
清雍正二年,即1724年,清政府单方面停止了中俄贸易,迫使沙俄政府重新回到谈判桌上谈判。
号称最“勤政有为”的清雍帝治理百姓是个人精,惩民、治民、愚民、弄民非常有手段,对付沙俄人,却是昏庸懦弱,步步退让,先是在雍正五年签订了《布连斯奇界约》,接着又在雍正六年签订了《恰克图条约》,规定了中、俄两国以萨彦岭为界,立鄂博为界碑。
这么一来,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十万平方公里国土就正式划归了沙俄人。
顺便补一句,在《尼布楚条约》中,明确规定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都是中国的领土。
但沙俄人并不老实遵守条约,他们于1789年派远征军公开抢占了乌苏里江以东的库页岛,大肆***岛上的赫哲族居民,在母子泊地方修筑行政厅、教堂、监狱、学校等建筑,仅仅一年时间,即1790年八月,就彻底占领库页岛。
而1790年正是乾隆帝八十岁寿辰。从该年正月开始,乾隆爷就张罗着办理八十寿宴了。
寿宴当日,纪晓岚丑表功,写了一副寿联:
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自逢八月;
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至,高期五十有五年。
……
君臣嗨翻天了。
我们都知道,鸦片战争后,沙俄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又割取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那个时候的清政府,风雨飘摇,朝不保夕,除了束手待毙、就只能是割地求生了。
但是,贝加尔湖和库页岛却相继丧失在“清吹”们一天到晚吹到黑的“雍乾盛世”,我们除了骂清朝统治者昏庸颟顸,还能骂他们什么?
当然,仍会有一部分***硬“清吹”嘴里不服软,会自以为是地说:贝加尔湖和库页岛从来就不是我们的好吧?那都是无主的土地,谁先占谁先得,人家沙俄人先占了,那自然是人家的了啦。
还有人祭出这样的口号:贝加尔湖和库页岛和天上的月亮一样,从来都没属于过我们,又何来清朝割让之说?
好吧好吧。
毕竟,从法理上说,现在贝加尔湖和库页岛的归属已定,我们是要不回来的了,这么说说,何尝不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安慰呢?
我想起了一个笑话:甲失恋了,非常痛苦,伤心欲绝。乙就安慰他说:“哥们,想开点吧,毕竟你们又没领结婚证,她又不是你什么人,走了就走了,男子汉,洒脱一点。”甲抹了把泪水,摇摇头,说:“哥们,你不懂,我们虽然是没领证,但我们同居在一起,也谈婚论嫁好长时间了,距离领证也只差一步之遥,她几乎算是我的人了。现在她劈腿跟人跑了,我***的心都有了。”乙笑了,说:“万事都得往好的方面想嘛,你不要想着她本来应该属于你,你要想着她本来不应该属于你,你却和她同居,占有了她也有好长一段时间的,仔细算算,你是赚了啊。”
所以,那些说“贝加尔湖和库页岛从来都没属于过我们”的人,他们的心态应该是和笑话中的乙是一样的。
有时候,这种“没心没肺”的心态也挺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