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文昌阁(文昌阁介绍)

文昌阁(文昌阁介绍)

  • 发布:2025-09-15 10:18:06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文昌阁是什么意思

文昌阁是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之神文曲星。

文昌帝君是上界掌管文章之神,因此在很多书院中除了会供奉孔子之外还会供奉文昌帝君,尤其是一些文职人员。文昌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旺文。古人非常重视文昌,稍稍留意就会发现,在我国有很多城市都能看到文昌塔。

文昌阁又名(文昌塔)文昌塔的心理暗示作用同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是上界掌管文章之神,因此在很多书院中除了会供奉孔子之外还会供奉文昌帝君,尤其是一些文职人员。

扬州市文昌阁

文昌阁高约24米,三层三重檐,圆顶,上盖筒瓦,上置葫芦顶。阁身为八角三级砖木结构建筑,底层四面辟有拱门,与街道相通。明弘治九年(1496年)在河上建文津桥直达府学,万历十三年(1585年)于文津桥上增建文昌阁,祀文昌帝君,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阁遭火焚,次年重建,清代重修。今扬州府学建筑群仅存文昌阁。

文昌阁底层的墙上,镶嵌着三块石碑,一块是《文昌阁修缮碑记》,介绍了文昌阁的历史文化和历次修缮的情况;第二块是明朝的《扬州府学文津桥记》;第三块则是阮元学生陈文述撰写的《重修府学县学记》。

文昌阁是做什么用途的

文昌阁或文昌楼、魁星阁、奎阁、魁星楼等,是中国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之神,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

古代儒生,在文庙祭孔的同时,也崇拜主宰文运诸神。有“五文昌”之说,即文昌帝君、魁星、朱衣神、孚佑帝君(吕祖师)、文衡帝君(关帝君)。但各地文昌阁内所祀神_数目不一,也有同时修建祭祀文昌帝君的文昌阁和祭祀魁星的魁星阁的情况。意义祝愿文运兴盛,步步高升。

文昌阁多建在市井中心地带或地势较高处,一般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攒尖顶,二、三层居多,每层皆有檐面,四、六、八角不一。一层多为砖墙,开窗设大门;二层以上为木墙或木栅栏,可凭栏远眺。因此文昌阁除祭祀功能外还成了当地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所。

拓展资料

文昌本是天体中的一个星座,文昌信仰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文昌帝君又名梓潼帝君,为道教供奉的主宰功名利禄之神,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登科举士的守护神,在道教神仙系统地位较高。《历代神仙通鉴》说他“上主三十三天仙籍,中主人间寿天祸福,下主十八地狱轮回”。

《楚辞庄》云: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高厚《蒙术》云:文昌六星在北斗之左,其六星各有神司职守,一上将,主建威武,二次将,主正左右,三贵相,主理文绪;四司禄,主赏功进爵,五司命,主灭咎;六司寇,主佐理宝。道教认为:文昌明,文运将兴。《云笈七蕺》文昌星神君,字先常,天子司命之符也。

中央司命者,或曰制命丈人,主生年之本命,摄寿天之简札,太一变魂而符列,司命混合太一,以行籍而由之,故称丈人焉。名理明,初字元度卿,一名神宗,一名灵华。老君曰:左司命一人也,姓韩名思,字元信,长乐人也。司灵、司伐等属焉。左司命有三十六大员官。

右司命姓张名获邑,字子良,广阳人也。司录,司非等属焉。右司命也有三十六大员官。天师曰:韩张二司命,皆汉高帝之臣也。

文昌神应世化生,有七十三化,七十九化之说。据说,玉帝命张氏子主掌文昌宫及人间籍,所以元代时封其神为文昌帝君。文目帝君又因其世居地四川梓潼而得名梓潼帝君,而其最初起源亦在此。据《华阳国志》卷十记载,梓潼县有恶子祠,又名善板祠,民人以雷杵供奉,原为雷神,唐代以后,梓潼神即源于此。

梓潼神,姓张名恶子,—名亚子。仕晋,战而***,人们立庙祀之,或称其为蛇精,任蜀地守护神,后地位逐渐提高,流传日趋广泛。他能预知士人的科举命运,受到士人的尊崇。

相传其诞辰为农历的二月初三日。从唐代开始,历代帝王对文昌帝君均有优隆的封祀。唐明皇狩蜀,传说神迎于驷马桥,因而追封为左丞相,唐僖宗播迁,文昌亦育助,封为济顺王。宋代,科举制度一度得到重视。

文昌阁在哪里

文昌阁位于江苏省扬州广陵区文昌中路与汶河北路交会处。

文昌阁,又名文昌楼、扬州文昌阁,为魁星楼建筑制式的明代建筑。位于江苏省扬州广陵区文昌中路与汶河北路交会处,占地面积160平方米。2011年,文昌阁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阁高约24米,三层三重檐,圆顶,上盖筒瓦,上置葫芦顶。阁身为八角三级砖木结构建筑,底层四面辟有拱门,与街道相通。明弘治九年(1496年)在河上建文津桥直达府学,万历十三年(1585年)于文津桥上增建文昌阁,祀文昌帝君,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阁遭火焚,次年重建,清代重修。今扬州府学建筑群仅存文昌阁。

文物遗存

匾额:文昌阁上悬有“邗上文枢”匾额,并供有文昌帝君,寓昌明儒学文化之意。

碑刻:文昌阁底层的墙上,镶嵌着三块石碑,一块是《文昌阁修缮碑记》,介绍了文昌阁的历史文化和历次修缮的情况;第二块是明朝的《扬州府学文津桥记》;第三块则是阮元学生陈文述撰写的《重修府学县学记》。

大运河历史遗迹:汶河是唐时的扬州大运河河道,文昌阁和文津桥都是大运河历史遗迹,独特的建筑风格在国内较为鲜见,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价值和建筑历史价值。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文昌阁

为什么到处都有文昌阁

国各地都有跟多以文昌命名的阁楼,纠其原因主要在于古人对文昌星的崇拜:文昌(即文桂)属金,南斗,司科甲,乃文魁之星。

文昌,是天上星官的名字,叫文昌星,民间认为它是专门管理人间读书和文上功名的一个天上***。文昌贵人实际上是食神的临官宫。例如,甲的食神是丙,食神的作用是泄身吐秀,又叫着“文星”,丙禄居巳,所以甲以巳为文昌。风水上的文昌位。

而今的文昌阁作为历史文物得以保存下来,如扬州的文昌阁他是一个城市的标志。

建筑概况

扬州文昌阁位于江苏省扬州市,也称文昌楼,是古代扬州府学的一处建筑。有一种说法认为,文昌阁的正名为文汇阁;也有人认为其正名为魁星楼。究竟哪一个正确,有待考证。

古代府学有多种含义,这里专指府级行政区划的官办教育机构,比县学(县级行政区划的官办教育机构)高一级。

文昌阁简介 文昌阁介绍

1、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23年(1595年),位于苏州市浒墅关镇兴贤桥南大运河西岸土丘上。

2、文物简介:苏州文昌阁位于苏州市浒墅关镇兴贤桥南大运河西岸土丘上。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23年(1595年),四周小河环绕,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居高临下俯瞰运河,形势险要。1860年至1863年太平军驻守浒墅关期间,将文昌阁作为扼守运河的营垒和屯储粮草的所在,曾在阁四周构筑一道高3米余,厚约1米的砖墙。北面沿河正门之内还筑有类似月城的砖垒,东南角有辟门,下通水池,门上有阳文砖刻“草园”两字。太平军进驻过的文昌阁前后两殿及两厢尚存,均为清代硬山顶建筑,屋顶还可见到太平天国特有的龙凤纹瓦当、滴水。

3、1960年3月17日,文昌阁太平军营垒遗址被列为吴县文物保护单位,现由于行政区划调整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