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地址?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在哪里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地址?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在哪里

  • 发布:2025-08-27 13:48:00
  • 1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在哪里 附准确地址

一、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在哪里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地址在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太和兴太三路638号,该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介绍

学校新工科特色鲜明,工、管、经、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立足广东、面向华南、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基础知识较扎实、信息化素养较高、实践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的技术技能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校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机电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建筑工程、工商管理、经济管理、外国语、艺术、通识教育、国际教育、继续教育等11个二级学院和1个思政课教学部;41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1000人。现有专任教师621名,其中正高级67人、副高级160人;研究生学历442人,其中博士61人。

学校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道路。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建有“中兴通讯信息工程”“蓝盾网络空间信息安全”等产业学院,建有深圳华阳、中兴通讯、广州正鉴、广东华联造价、京东等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77家、校内实验(训)室130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000多万元。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项目,与美、英、澳等国家18所知名高校实现合作交流。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身心健康,校园和谐稳定。近五年,学生在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得省级以上奖616项,其中国家级奖168项,参加“大创”“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等216项。,我校大学生足球队获得广东省足球联赛亚军、全国足球联赛东南区季军并将参加全国大学生足球决赛阶段比赛。

学校坚持科学发展,办学思路和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社会声誉良好。2012年通过学士学位评估;2013年通过本科状态评估;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十佳***学院”和“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4万多名毕业生,他们以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动手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与珠三角近百家大型企业长期合作,为毕业生开辟了绿色就业通道,毕业生历年就业率在96%以上,部分专业就业率达100%。

学校依山而建、环境优雅。距离广河高速出口200米,交通便捷。体育设施完备,标准运动场2个,室内体育馆1个,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共计数十个;后勤保障体系完善,现有省级达标食堂3个,学生社区6个,学生宿舍全部安装空调并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是青年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校园、放飞梦想的精神家园、健康成长的人生乐园。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在哪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位置如下:

东校区: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293号;邮政编码:510665。

西校区: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76号;邮政编码:510630。

北校区:广州市越秀区广园西路183号;邮政编码:510400。

白云校区: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环镇西路155号;邮政编码:510450。

河源校区:河源市东源县东环路;邮编:517500。

学校简介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GuangdongPolytechnicNormalUniversity),简称为广师大,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本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高校提升计划。

是首批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国家民委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有几个校区

一、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有几个校区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有4个校区,分别为本部校区、西校区、北校区、白云校区,本部校区地址为中山大道西293号、西校区地址为龙口西路576号、北校区地址为广园西路183号、白云校区地址为白云区江高镇环镇西路155号。

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简介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全国***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首批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

学院发展历史悠久。创办于1957年,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首任院长是著名老一辈革命家罗明同志。2002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2005年,原广东省机械学校、原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先后并入。学院坐落于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广州,共有校本部、西校区、北校区、白云校区等4个校区。

学院学术传统深厚,崇教重学。现有工学、人文和管理等三大主要学科门类,控制科学与工程、职业技术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民族学和机械工程等5个广东省重点学科。现有教育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民族学、新闻传播学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涵盖22个二级学科方向,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会计硕士等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院是“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有“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等13个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设有20个二级学院,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6916人。学院拥有64个本科专业。其中,理工科专业28个,文科36个,师范类30个。有2个国家级、8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1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4个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门国家级、3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其他省级优质课程。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在海内外影响大,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401人,其中专任教师1027人,正高职称147人,副高职称352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比例48.6%,具有博士学位303人,占专任教师29.5%。队伍中,有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国家哲学社科基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全国优秀教师、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优秀奖获得者、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会计领***才、南粤优秀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等获得者。

学院坚持产教结合、科教融合,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强。学院建设有2个广东省级智库(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研究所)、2个广州市重点实验室(数字内容处理及其安全新技术、工业机器人驱控技术及部件)、1个广东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基地、1个广东省经信委中小微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多个省厅级以上科研平台。近5年,学院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0项,其中国家级2项。学院拥有2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和14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9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与顺德区人民政府共建了“广东顺德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与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共建了“广东技能人才知识产权实训基地”,与阳江市人大共建了“阳江市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与广物汽贸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播电视台、中兴通信等公司共建了157个校企合作人才培育实践基地,与广东工业大学共建了1个国家发改委工程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学院建设有广东工业实训中心,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11亿元。图书馆藏书约220.61万册。

学院突出职教特色,服务广东经济社会。作为广东“职教母机”和职业教育研究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重镇”,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发挥培养培训职教师资的母机作用,先后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省教育厅选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国家民委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广东省中职校长培训中心”“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等。学院是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广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中德合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理事长单位。

学院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2017年通过了本科审核评估。2018年1月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发展中心签约成为全国首家“智慧学习工场试点高校”。近5年获广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学校教师参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学院坚持协同育人,支持学生创新实践,学生在“挑战杯”系列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共获国家级奖励617项、省级奖励1182项。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获评教育部“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校”获“全国第三届黄炎培优秀学校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称号。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在哪里

一、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在哪里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地址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293号,该校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是全国***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

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介绍

学校发展历史悠久。创办于1957年,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首任校长是老一辈革命家罗明同志。2002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2005年,原广东省机械学校、原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先后并入。2018年11月30日学校正式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校坐落于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广州。目前共有5个校区,已投入使用的有校本部、西校区、北校区、白云校区等4个校区,河源校区正在建设,拟于2020年招生。

学校学术传统深厚,崇教重学。现有工学、人文和管理等三大主要学科门类,控制科学与工程、职业技术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民族学和机械工程等5个广东省重点学科。现有教育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民族学、新闻传播学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涵盖22个二级学科方向,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会计硕士等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是“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有13个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设有20个二级学院,66个本科专业,其中,理工科专业30个,文科36个,师范类30个,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万余人。有2个国家级、8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1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4个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2门国家级、3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其他省级优质课程。近5年,学校教师参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广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404人,其中专任教师996人,正高职称140人,副高职称332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专任教师比例47.4%,具有博士学位320人,占专任教师32.1%。队伍中,有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国家哲学社科基金规划评审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有全国优秀教师、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优秀奖获得者、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会计领***才、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等获得者。

学校坚持产教结合、科教融合,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强。学校建设有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级智库(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研究所)、3个广州市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基地、1个广东省经信委中小微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0多个省厅级以上科研平台。近5年,学校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0项,其中国家级2项。与顺德区人民政府共建了“广东顺德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与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共建了“广东技能人才知识产权实训基地”,与阳江市人大共建了“阳江市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与广物汽贸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播电视台等公司共建了223个校企合作人才培育实践基地,与广东工业大学共建了1个国家发改委工程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学校建设有广东工业实训中心,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4亿元。图书馆藏书约224万册。

学校突出职教特色,服务广东经济社会。作为广东“职教母机”和职业教育研究和职教师资培养培训“重镇”,学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职业教育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发挥培养培训职教师资的母机作用,先后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省教育厅选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国家民委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广东省中职校长培训中心”“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等。学校是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广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中德合作职教师资培养培训联盟理事长单位。

学校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坚持协同育人,支持学生创新实践,学生在“挑战杯”系列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共获国家级奖励617项、省级奖励1182项。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获评教育部“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校”,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第三届黄炎培优秀学校奖”、“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称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总共有几个校区(各专业新生在哪个校区)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总共有4个校区,分别为校本部、西校区、北校区、白云校区。

一、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总共有几个校区

1.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本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西293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GuangdongPolytechnicNormalUniversity)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是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为广东省“十二五”加快发展职教师范教育重点建设高校和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立项建设高校。

2.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白云校区

地址:方华公路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白云校区附近。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创办于1957年,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1998年,学校改办为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原广东省机械学校并入学校;同年,学校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5年,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先后并入学校。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3.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西校区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0号。根据2017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共有校本部、白云校区、西校区、北校区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538亩,校舍建筑面积393501.97平方米;有专任教师1042人,其中正高职称140人,副高职称331人;设有20个二级学院,开办64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万余人。

4.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北校区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园西路183号。根据2017年2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学院、机电学院、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管理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自动化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会计学院、文学院、美术学院、民族学院、汽车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20个二级学院,开办64个本科专业。

二、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简介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坐落于广东省省会、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广州,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于2006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21年获批为广东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是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学校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和职业教育发展区位优势,打造中国“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南方高地;致力于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战略需求,成为中国产教深度融合的促进者。

历史沿革。学校前身为广东民族学院,创办于1957年,首任校长是老一辈革命家罗明同志。是全国首批授予学士学位的普通高等学校;1998年转型为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全国***设置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2002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2005年,原广东省机械学校、原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和广东省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先后并入,2018年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办学条件。学校现有东校区、西校区、北校区、白云校区、河源校区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2615亩,校舍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总面积44.45万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纸质馆藏总量为230万余册、中外文纸本期刊5726种;中文电子图书约112万种、中外文学位论文约480万篇。建设有校内实验及实训场所264个,建筑面积11.7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6亿元;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273个、校外教育实践实习基地179个。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学校现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大主要学科门类,民族学、职业技术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等3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教育学、民族学、新闻传播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电子信息、机械、能源动力、会计、新闻与传播等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是“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研究生招生培养单位和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职教专硕”)教育试点单位,有25个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182人,非全日制研究生272人。

人才培养。学校现设有24个二级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4984人;开设有74个本科专业,其中理工类专业35个,文科类专业39个;师范类专业36个;建有7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和应用型示范专业;建设90余门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学校构建了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资与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体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建有10个产业学院;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广东省大学科技园”“广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单位资格;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开展协同创新战略合作项目,与知名企业共建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264个。近三年,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系列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内外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共获国家级奖励400多项、省级奖励900多项。就业率连年保持在同类高校前列,获评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广东省创新创业示范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