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俩瞳旅游网 > 国内旅游 > 陈独秀墓 陈独秀墓的陈独秀墓简介

陈独秀墓 陈独秀墓的陈独秀墓简介

  • 发布:2025-11-02 11:09:40
  • 2次

大家好!我是俩瞳旅游网的小炮,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如果您近期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 点击此处 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我们是海外旅游专线批发商,找我价格会更实惠,希望您能支持下我的业务。

独秀园的简介:

1942年,陈独秀病逝于重庆江津,1947年其灵柩回安庆葬于安庆市北郊叶家冲,1998年,陈独秀墓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国家文物局、省、市文物局拨专款对墓冢进行修葺。安庆市政府于2004年筹建独秀园,2008年三季度独秀园一期工程竣工并对外开放,2009年10月,陈独秀纪念馆竣工开放。现在的独秀园占地110亩,墓地1058平方米,包括陈独秀墓,浮雕墙,陈独秀纪念馆等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陈独秀与其原配夫人高晓岚的合冢。1947年,原葬于江津的陈独秀由其三子陈松年遵母亲遗嘱将其灵柩连同棺木迁回安庆合冢。自1979年起,历经3次扩建。现为高度4米,直径7米,汉白玉贴面的半球形墓冢。墓碑上“陈独秀先生之墓”七个字采用唐代欧阳询的正楷。

陈独秀墓的陈独秀墓简介

陈独秀安葬于安庆市北门外十里乡叶家冲的一块坡地上。这是陈独秀灵柩于1947年从四川江津迁回家乡后与原配夫人高晓岚的合冢,2001年经保护性维修后,总面积1058.85平方米。墓坐北朝南,由墓冢、墓碑、墓台、护栏、墓道构成。墓冢高4米,直径7米,汉白玉贴面。墓碑通高2.4米,碑身高1.8米。墓台两层,正方形,通高2.4米,四周有汉白玉栏杆。墓南台阶与长30米、宽6米的墓道相连接。墓的两侧,各排列32株杉树,喻示着陈独秀走过的64个春秋;5棵龙柏松,则代表他曾经担任过中国***一大至五大的总书记或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安庆市按照上级指示精神,在1982年拨专款两万元对墓进行整修。1998年,陈独秀墓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墓冢东北方向穿过一条林间小径,约百米处有一简易小院,占地1.2亩,院中二层主楼于1995年始辟为陈独秀生平事迹陈列室。内设5个展厅,由10个标题版面构成,展览使用照片资料153张、文献资料6份、生活用具(家具)16件,其中国家一、二级珍贵历史文物4件。

目前,安庆市拟以陈独秀墓为重点,在上世纪90年代原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独秀园”。新的规划修编已完成,并在抓紧实施建设。不久的将来,一个集纪念、教育、旅游于一体的园林式红色旅游景点,将为世人所瞩目。

外地人来合肥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合肥好玩的地方有:

自然景观

天柱山: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境内,其主峰海拔1488.4米,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天柱山有42座山峰,山上遍布苍松、翠竹、怪石、奇洞、飞瀑、深潭。

丰乐生态园:华东地区最大的农业生态观光园——丰乐生态园,集科技示范、科普教育、生态观光、餐饮、休闲为一体,被评为“安徽旅游十大投资项目”、“安徽旅游十大休闲基地”。丰乐生态园分为五大功能区:精品花卉大观园、亲水休闲区、果蔬采摘园、体育运动区、儿童娱乐区。

巢湖之紫薇洞:紫薇洞位于巢城北郊,又称双井洞,因洞有大小两个天然井状出口而得名。总长3000米,主洞长达1500多米,是典型的地下河型洞穴,洞穴呈廓道状,以雄、奇、险、幽见长,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为“江北第一大洞”。

普仁滩:国家3A级景区,皖南知名漂流景区。

岱山湖:岱山湖位于肥东县境内,湖面7500亩,相当于杭州西湖的面积。

紫蓬山:紫蓬山区以它起伏的山峦,茂密的森林,宜人的气候,无污染的水质,嶙峋的怪石,以及众多的名胜古迹,于1992年7月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

巢湖:巢湖位于安徽省腹心部位,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水域面积约750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浮槎山:浮槎山,俗称安徽“北九华”,位于肥东县境内,为大别山余脉,山势层峦叠翠,逶迤相连20余里,主峰海拔418.1米,是合肥境内的最高山峰。

四顶山:四顶山位于肥东县境内,主峰海拔174米,因四峰并列,故名。此山又因仿佛是只巨大的香炉,四足朝天倒立,亦称四鼎山。

大蜀山:大蜀山距市中心约10公里,面积8500亩,海拔284米,是合肥近郊唯一的一座大山。大蜀山系大潜山余脉,山势东南高,西北低,呈椭圆形,由火山喷发而成。

三河镇:千年古镇三河位于肥西境内。三河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贯其间而得名。由于位于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也是合肥、巢湖、六安三市的结合部,故有“一步跨三县,鸡鸣三县闻”之说。

双凤湖旅游度假区:双凤湖旅游度假区,位于长丰县双墩镇境内。合肥元一高尔夫球会是香港元一集团的全资机构,占地面积2000多亩,由澳大利亚着名高尔夫设计师leswatts精心设计。[12]

人文景观

陈独秀墓:陈独秀墓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北郊十里乡叶家冲月形山麓,是中国***重要创始人之一陈独秀的墓葬。

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陈列面积8000平方米,馆内收藏丰富,珍藏各类文物、标本、古籍21万余件,是全国有名的博物馆。

包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包河南畔。是北宋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及其夫人、子孙遗骨迁安重建的墓园。占地三公顷,是国内目前较为完整的古代名臣墓园。

六角楼:六角楼,名“太宇亭”,本是甘棠崔家镇守月弯河风水的村口亭,配有锁桥、钥桥各1座,并有铁链和石桩栓锁。

合肥三国遗址公园:合肥三国遗址公园于2006年9月28日对外开放,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吴敬梓纪念馆:吴敬梓纪念馆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城西北隅走马岗。始建于1959年夏,原址在全椒县城荷花塘畔。1964年闭馆后改作它用。1984年10月重建,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2006年通过旅游局AAA级旅游景区小组的检查,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明教寺(教弩台):明教寺建于教弩台故址。教弩台俗称曹操点将台,位于合肥老城区内、逍遥古津南面,与公园隔路遥望。

逍遥津:逍遥津公园位于今日合肥老城的东北角,园址古为淝水上的一处津渡。园名缘于古书《庄子》中的名篇《逍遥游》。

李鸿章故居(李府):李鸿章故居位于今合肥淮河路步行街中段。故居面南背北,两扇高大厚实的朱漆大门和门前一对威武的石狮。

清风阁:清风阁是1999年为纪念包拯诞辰1000周年,弘扬包公精神,宣传安徽悠久历史文化而建造的。

吴王庙:吴王庙原名大圣庵。修复后的吴王塑像庄严,碑刻隽秀,青松肃立,粉墙黄瓦,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

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1985年7月,中共肥东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建立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1986年7月3日,安徽省人民政府把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又将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庐州府城隍庙:庐州府城隍庙位于霍邱路中段,坐北朝南;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刘铭传故居:刘铭传故居——刘老圩,位于肥西县的紫蓬山区最高峰大潜山北麓2公里处。

包公祠:包公祠的全称为“包孝肃公祠”,是祭祀包拯的专祠。包公祠背靠合肥老城区的环城南路,三面临水,莲荷盈盈,绿树掩映。由于包拯是人们传颂的清官典型,包公祠也因此闻名遐迩,与逍遥津、明教寺合称为合肥三大名胜古迹。

徽园:徽园是1999年为欢庆新中国建国五十周年而建设的大型安徽纪念园。

包公园:包公园前身是包河公园,位于合肥老一环南环外,庖河区芜湖路。为纪念包公千年诞辰,在包河公园原有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建设了包公文化园,简称“包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李鸿章享堂:李鸿章享堂位于合肥市合裕路南侧,建于公元1902年(清朝光绪二十八年)

陈独秀的生平介绍谁知道啊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早期的主要领导人。

1896年考中秀才。1897年入杭州中西求是书院学习,开始接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1899年因有反清言论被书院开除。1901年因为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受清政府通缉,从安庆逃亡日本,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速成科学习。1903年7月在上海协助章土钊主编《国民日报》。1904年初在芜湖创办《安徽俗话报》,宣传革命思想。1905年组织反清秘密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1907年入东京正则英语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1909年冬去浙江陆军学堂任教。1911年辛亥革命后不久,任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1913年参加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14年到日本,帮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一年后改名《新青年》)。1917年初受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1918年12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这期间,他以《新青年》、《每周评论》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积极提倡***与科学,提倡文学革命,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后期,开始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初潜往上海,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首先成立上海的***早期组织,同时与其他各地的先进分子联系,发起成立中国***,成为主要创始人之一。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虽然没有出席,但被选为中央局书记。从一大到五大,均被选为中央委员,先后任中央局书记、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中央总书记等职务,是中国***早期的主要领导人。在大革命后期,他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右倾机会主义,放弃对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中等资产阶级的领导权,尤其是放弃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对国民党右派的进攻采取妥协投降的政策。1927年中国大革命遭到失败,除了来自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原因,他的右倾错误也是重要的原因。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组,他离开中央领导岗位。此后,他接受托派观点,以在党内成立小组织的方式进行活动。1929年11月,因为他在中东路问题上发表对中共中央的公开信,而被开除党籍。同年12月发表由81人署名的作为托陈取消派纲领的《我们的政治意见书》。同时,在上海组成托派小组织无产者社,出版刊物《无产者》。1931年5月,出席中国各托派小组织的“统一大会”,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四川江津。1942年5月在贫病交加中逝世。

以安庆地名写作文

1.以安庆潜山写一篇500字大学作文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

步走来了,小草嘻嘻哈哈的从地下钻出来了,处处充满生机。我和

外婆、弟弟准备一起春游潜山。

很快,我们到了山脚下,几个烫金的大字出现在我们面前“潜

山国家森林公园”。我们继续往前走,很快就来到了太极图。太极

图是由一颗颗黑白卵石铺成的,有提神醒脑的效果。我看见有很多

人打着赤脚在上面走,我也想试试。但当我刚才上那一颗颗坚硬的

石头时,立刻痛的呲牙咧嘴,真想打退堂鼓。突然,我发现有一个

小男孩若无其事的在上面跑跑跳跳,不甘示弱的我只好硬着头皮走

完了全程。

太极图旁边有一条人工筑的小溪,沿着西水往上走,我看见了

一个小型瀑布:上游的水冲下来,达到了石头上,溅起了一颗颗小

水珠。这些水珠像一颗颗珍珠,像一颗颗透明的小豆豆又像一群快

乐的小精灵,在石头上蹦来蹦去,玩的不亦乐乎。

小溪中还有少数的红色的小鱼儿,它们在小溪里捉迷藏,玩游

戏。一会儿躲到石头底下,一会儿游到水草中间,一会儿又飞快的

闪过,真是有趣。

继续往前走,两旁的树木高大挺拔,我们仰起头来才能看见他

那大伞似的树冠。它们像一个个英勇的士兵,守卫着生育它们的这

方土地。看到这些树,我就想到了祖国的边疆战士们。他们数十年

如一日的守护者边疆,保卫着祖国。不管生活环境多么艰困,为了

人民的平安,为了祖国的富强,他们从来没有喊过苦,叫过累。这

种谨慎难道不知的我们学习吗?

经过大约两个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到达了潜山山顶。从上往

下看,整个温泉净收眼底,一片车水马龙、灯火辉煌的景象。

我爱潜山这美丽的景色,这幅优美的画卷将永远藏在我记忆深

处。

2.安庆文化作文1000字

美丽的安庆

徜徉在文化的海洋里,接受历史的洗礼,感受文化的熏陶,今天我们芜湖小记者受邀前往安庆五千年文博园参观。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寻根问祖”文化墙,其实就是百家姓,通过活字印刷的方块字模的形式展示出来,有阴文和阳文之分,吸引着游人在墙前来回寻找着自己的姓氏。往前走一点,

导游告诉我们踏上了“孝”道,在这条道路两边,矗立着中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石雕,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感人的关于孝子的故事。走着走着,我发现前

面有一条盘旋的巨龙,“见首不见尾”,鳞片上密密麻麻的刻着什么,走进一看,全是汉字,导游介绍:这是一条中华汉字龙,能工巧匠耗时三年,将《康熙字典》

上47035个汉字雕刻在龙身的鳞片上,在龙的脊背上还刻有中国467个城市的名字,让人叹为观止。在汉字龙的边上还有一条巨龙,叫“山水盆景龙”,龙身

上有的地方露出了龙的骨架,我还以为是人为破坏呢,结果导游说是为了说明中国这条巨龙饱经沧桑,看着这条残缺的巨龙,让人感慨万千。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

长达2000米的“五千年文化走廊”,走廊的地面上以历史纪年的形式记载了五千年来,从盘古开天,三皇五帝开始,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直到宋元明清的朝

代更迭,浮雕墙壁上则展示了历朝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历史、名人。站在秦始皇兵马俑前,我仿佛穿越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着铁马冰河带来的冲击和震

撼,同时也体会了始皇帝一统天下的决心和信心。当然这些兵马俑只是仿制品。

我最喜欢的是根雕艺术馆,大大小小上万件的根雕艺术作品,带给我

们极大的艺术震撼,我只用“惊艳”来形容了。根雕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这里的根雕,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艺术大师的精湛技艺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飞

鹰”的敏锐、“狮子”的力量还有“猴子”的灵活,一件件栩栩如生,让人拍案叫绝。“清明上河图”、“四大名著”组雕,里面一个个小人的表情都刻画的细微入目,更让人目不暇接。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微缩景观”向我们展示了旧中国三百六十行,有的行业现在还在,但有的已经湮

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比如“唱新闻”“兑碗担”“修帽子”等,我们都没听说过,真是长见识了。我想,哪一天我也来收集一下现在的三百六十行,和以前的做个

对比,看看时代的变迁有多大。

站在园中最高点盘龙问天阁上,眺望着文博园的美景,我想了很多:老祖宗创造了灿烂的历史,让我们受益无穷,我们在感叹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自己的使命,那就是我们不光有历史,还要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3.作文我的家乡—安庆(500子左右)

安庆具有悠久的历史。潜山薛家岗和市郊张四墩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见证了安庆的祖先自古就生息、繁衍在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上。东晋诗人郭璞说“此地宜城”,故别称“宜城”。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迎江寺。迎江寺位于安庆市东门,濒临长江,占地3万余平方米,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光宗曾亲书匾额“护国永昌禅寺“,清顺治七年(1650年)敕改“迎江禅寺“乾隆帝赐“善狮子吼“额,光绪八年(1882年)题匾“迎江寺“,慈禧太后赐额“妙明圆镜“。

一进天王殿,殿高10.4米,面积300平方米。正中坐一尊袒胸露腹、张口憨笑的弥勒佛像,背后站韦驮像,面对释迦牟尼佛。殿两侧分列“四大天王“,各高3米余,气势威严。二进大雄宝殿,高17.72米,面积409平方米。殿内三尊大佛,居中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东西两侧为消灾延寿药顺佛和阿弥陀佛。殿后骑狮的为文殊菩萨,骑象的为普贤菩萨。两厢佛台上供降龙、伏虎等十八罗汉塑像,姿态各异

4.关于安庆历史的议论文

我给你介绍一下安庆的历史吧,希望对你学议论文有帮助。

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改德庆军为安庆军"作军号名称出现,由“同安郡”(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庆军"(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怀宁,今潜山古皖城)各取一字而命名,含“平安吉庆"意。

庆元元年(1195)“升舒州为安庆府"(治所今潜山古皖城),又作府名。安庆古名“盛唐”,见于文献记载最早为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南巡至此,“作盛唐枞阳之歌"。今安庆城区登云坡即为盛唐山故址所在,山下临江为盛唐湾古渡口。相传东晋诗人、堪舆家郭璞登盛唐山有“此地宜城”语,故安庆别名“宜城”。

安庆城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知府黄干“城安庆以备战守";后因战乱,安庆府于端平二年(1235)移治罗刹洲、杨槎洲;及至景定元年(1260),沿江置制大使马光祖“复筑宜城为新安庆府”治(今安庆市),并迁怀宁县治附郭。从此,府治稳定不移,“安庆"才作城镇地名,并与行政区名称(府、道、专区等)相一致,沿用至今。

安庆,由于地处要津,早在建城之前就逐渐成为黎庶聚落、商贾集市、官府驿站和佛事禅场之处。据史料记载,三国(吴)时期(214—237)有军事重镇皖口城。东晋咸和年间(327—334)童师和尚在万松山麓建造太平寺(今仍有太平寺街)。南朝梁天监四年(505)宝志和尚在渌水乡(今北郊)建造石山寺。隋代开皇年间(581—600)即有菩提庵后改名三祖寺(今仍有三祖寺街)。北宋的建隆(960)、开宝(974)和崇宁(1102—1106)年间,先后有伏虎禅师、涵万和尚等建造三城寺和宝善庵。熙宁八年(1075)在同安桥设置舒州同安监铸造铜币。南宋在此建城,这里已有着自汉晋以来逐渐形成较为发达的经济、文化基础。

安庆建城以后直至清末,均为安庆府和怀宁县治,民国时期为专署驻地。明末以来的巡抚亦持节镇守于此。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同时又是安徽省省会。新中国成立后,安庆单独建市,是皖西南的中心城市。

1949年设安庆市,由安庆专署领导。1951年安庆市改由皖北行署直辖。1952年安庆市由省直辖。1960年安庆市委托安庆专署领导。1961年安庆市改由省直辖。1965年安庆市划归安庆专署领导。1979年安庆市改由省直辖。

1949年设安庆专区,属皖北行署区。安庆专署驻安庆市,辖安庆市及怀宁(驻石牌镇)、望江、宿松、太湖(驻晋熙镇)、岳西(驻衙前镇)、潜山(驻梅城镇)、桐城、桐庐(由桐城县析置,驻汤家沟)等8县。

1952年安庆专区属安徽省领导。安庆市改由省直辖。原池州专区所属铜陵、贵池(驻池州镇)、青阳(驻蓉城镇)、至德(驻秋浦)、东流等5县划入安庆专区。辖13县。

1958年撤销铜陵县,并入铜官山市。原由省直辖的铜官山市改名为铜陵市,划归安庆专署领导。辖1市、12县。

1959年东流、至德2县合并为东至县(驻尧度镇)。辖1市、11县。

1961年安庆、铜陵2市改由省直辖。

1965年安庆市划归安庆专署领导。将铜陵、贵池、青阳、东至4县划归池州专区。辖1市、8县。

1970年安庆专区改称安庆地区,地区驻安庆市。辖安庆市及桐城、枞阳、怀宁(驻石牌镇)、望江、宿松、太湖、岳西、潜山(驻梅城镇)等8县。

1979年安庆市改由省直辖。安庆地区辖8县。

1988年8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庆地区,所属的桐城县、怀宁县、枞阳县、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岳西县划归安庆市。

1996年8月20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6]59号)撤销桐城县,设立桐城市。属安庆市代管。

2005年5月13日,安庆市郊区更名为安庆市宜秀区。

5.安庆的地名来历

安庆之名始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改德庆军为安庆军"作军号名称出现,由“同安郡”(隋代大业三年始置,治所同安,今桐城)和“德庆军"(北宋政和五年始置,治所怀宁,今潜山古皖城)各取一字而命名,含“平安吉庆"意。

到庆元元年(1195)“升舒州为安庆府"(治所今潜山古皖城),又作府名。安庆古名“盛唐”,见于文献记载最早为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南巡至此,“作盛唐枞阳之歌"。

今安庆城区登云坡即为盛唐山故址所在,山下临江为盛唐湾古渡口。相传东晋诗人,风水鼻祖郭璞登盛唐山有“此地宜城”语,故安庆别名“宜城”。

6.安庆有哪些有趣的地名的来历

天后宫的来历天后,是传说中的海神。

天后宫即妈祖庙。传说福建有个商贾,在安庆远粮出海,突遇狂风恶浪,险遭灭顶,濒于绝望时,富商大呼天后保佑。

天后居然显灵,顿时风平浪静,富商暗中默愿,二次来安庆,一定要捐建“天后宫殿”以示报恩。安庆天后宫的建造年代,《怀宁县志》载:“福建会馆,即天后宫福建人立”,又载,天后宫清建,在三牌楼之东,闽人请于巡抚陈用敷以祭天后者。

按陈用敷在乾隆五十三年初任安徽巡抚,到五十九年再任安徽巡抚,我市天后宫在公元1788或1794年建成。状元府之来历人民路以北的状元府街,旧名“状元坊”,为明末状元刘若宰府第。

据《安庆旧影》载,系崇祯四年建造。当时建筑规模宏大,可惜毁于咸丰十一年兵燹。

刘若宰字胤平,怀宁洪镇人,熟读经史,学识渊博,并长于书法,工绘水墨花卉。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戊辰科,中一甲一名。

大魁后,曾充任崇祯帝的经筵日讲官,对这位末代皇帝颇多“启沃”,由于体质“清癨”冲任日讲官不久,即已病故。\r安庆旧为怀宁县治。

封建社会,所在州县出了状元,是值得骄傲的,明清以来怀宁的状元,以刘若宰为仅有。据传,刘若宰的祖籍旌德县,当时的旌德县还来争状元是他们的。

民间对刘状元的传说很多,多是离奇巧合,时神时鬼,不足为据。“龙门口”和龙门口今天的安庆一中,前身是安庆市级中学。

北伐以前是安庆师范学堂,满清时代此地却是安庆府的考棚。安庆府所辖的六县童生,要在这里考秀才,所以也称它作“龙门”,这条街道叫龙门口,就因此而得名。

由于旧社会读书、应考、做官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向上爬的唯一阶梯,历来统治阶级也借此作为拢络知识份子,搜罗人才的一条主要渠道。直到抗日战争前夕,安庆高中里还存留着曾国藩写的“天开文运,为国抡才”石刻的八方擘窠大字,用来迷惑广大的知识分子。

龙门口这条街,过去的特点是书店多。抗日战争前,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大德堂、海观楼、大盛书局都集中在这条街上,当时曾有文化街之称。

在一中的对面,还有一家门面狭窄的旧书店,房屋陈旧,设备简陋,它的招牌是“三让堂”,这是当时安庆书坊中资格最老一家。据说在清末是出售《各科闱墨选》这类专供考生们抄袭、模仿的“时文”店,辛亥革命以后,科举废除了,这家书店也随之冷落、黯淡,不久就自行停业了世太史第因赵氏家族赵文楷、赵畇、赵继元、赵曾重四代翰林而称为“世太史第”。

1907年冬,赵畇的曾孙赵朴初诞生于此。“世太史第”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同治三年(1864年)曾任翰林院主修赵畇主讲安庆“敬敷书院”,遂购此宅并作修葺。

该故居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是目前安庆市保存较好、面积最大的一组明清古建筑群。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世太史第”是已故安庆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的故居。因赵朴初的祖先赵文楷、赵昀等四代均为翰林并在朝廷任太史令,后人就将赵文楷、赵昀的宅第称为“世太史第”。

“世太史第”坐落在安庆市城区天台里街,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为明代建筑,清代又将其扩建。因赵家曾四代翰林,因此古居又被后人称作“世太史第”。

“世太史第”从明清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是目前安庆市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一组古建筑,具有很高的史学和建筑价值。赵朴初1907年就诞生于这座“青砖黛瓦”之间。

吴越街吴越(1878——1905)字孟侠,又作孟霞。安徽桐城人。

1901年就读于保定高等师范学堂。1903年加入兴中会,在上海与杨笃生发起国民教育会,自任保定支部工作。

在保定参与创办两江公学和《直隶白话报》,自兼教员、主笔,积极宣传革命。1905年赴东北,闻清***宣布预备立宪,并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为揭露“立宪”骗局,潜入北京,决心暗杀出洋五大臣。9月24日怀揣炸弹,乔装登上五大臣的专车,因车身震动,弹发,不幸牺牲。

华中路为了纪念三几年的华中运动会而修的一条路。当年的运动场在现今的农校位置上。

老安庆的“九头十三坡”安庆老城建在西北高、东南低的丘陵岗地上,老街巷狭窄弯曲,道路。以山、坡、头、岭命名,俗称“九头十三坡”,是古城容貌的真实写照,同时也给城市的发展建设带来了沉重的桎梏。

九头即:卫山头(体育场东侧)高井头(建设路)横坝头(大观亭西侧)大拐角头(北正街南)小拐角头(天后宫)高山头(朱家巷北)墩头(大观亭西南)游山头(鸭儿塘对面)朱山头(太平寺旁)十三坡是:朱家坡(沿江东路)卸甲坡(东门同城巷)昌甲坡(殡葬馆旁)任家坡(胭脂巷西)邓家坡(杨家塘附近)登云坡(胭脂巷口对面)凤凰坡(大南门口)宣家坡(大南门附近)司下坡(四方城附近)五垱坡(西城门口)黄甲坡(杨家拐旁)县下坡(五垱坡对面)墩头坡(大观亭附近)焚烟亭座落在安庆市沿江西路,依堤傍水,红柱黄瓦,画枋飞檐,颇具清代岭南风格。亭台周围的石碑、假山、焚烟浮雕、园林错有致。

其中假山基座石碑上刻有《焚烟亭记》一文,记述了安庆焚烟的经过。该亭是纪念孙中。

7.求一篇作文类的2000字要,专门写安庆一个人或者名胜古迹,不要写到

迎江寺在安庆市区东南部。

为我国长江沿岸著名佛教古寺之一。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历代均有整修或扩建。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重建。明光宗亲题赐名“护国永昌禅寺”。

清顺治七年(1650年)改称“敕建迎江禅寺”。乾隆帝亲赐“善狮子吼”匾额;光绪间(1875-1908),慈禧太后亲题“妙明圆镜”匾额。

现存建筑为同治年间(1862-1874)修建,共3进。占地1万多平方米。

振风塔在迎江寺内。明隆庆四年(1570年)建。

后取名“振风”,有“以振文风”之意。楼阁式砖石结构,高7层,分168阶盘旋而上。

每层八角,各悬铜铃,风起叮当作响;各层塔门多变化,游人往往迷入难出。内有浮雕佛像600多座,碑刻51块,外有石栏环卫。

登塔眺望,巍巍龙山,浩浩长江,全市景色,一览无遗。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江岸上著名古塔,俗称“万里长江第一塔”。

菱湖在安庆市区内。面积8平方公里,以盛产菱藕著名。

原为自然水塘,后扩建成游览胜地,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内有明史可法“宜城天堑”石碑及清书法家邓石如精美碑刻。

马炮营起义会议旧址在安庆市区西北隅杨家塘边叶氏会馆。原为各地考生来安庆参加科举考试下榻处所。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六日下午,清安庆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趁南洋各镇新军在安徽太湖县举行会操、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之机,于此举行紧急会议,决定当晚举行起义,公推炮营队官熊成基为安庆革命军总司令。是晚九时,驻在玉虹门和东门外的马营、炮营同时攻城,由于城内步营未及时接应,加之安徽巡抚朱家宝的残酷***,起义失败。

现存砖瓦结构的四合平房8间,门额“叶氏试馆”四字仍隐约可见。吴樾墓在安庆市西门外鸭儿塘东山岗。

吴樾(1878-1905),清末光复会会员,桐城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就学保定高等师范学堂,后参与创办两江公学。

光绪三十一年,清***派绍英、载泽、端方、戴鸿慈、徐世昌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他深恨清***预备立宪骗局,9月24日在北京车站谋炸出洋五大臣,事败,壮烈牺牲。1912年其弟吴楚将其移葬于此。

孙中山亲撰祭文,有“爱有吴君,奋力一掷”之句。陈独秀墓在安庆市北门外大龙山麓。

陈独秀(1879-1842)安徽安庆人。1942年5月,在四川江津病故,1947年由其子迁葬于此。

墓冢用白色块石垒砌,四周护以石栏。松杉环绕,幽雅寂静。

8.写一处安庆景色的文章

西湖没有大海的波澜壮阔;没有漓江水的静、清、绿;也没有黄河的气势磅礴。它以它独特的韵味独步天下。

春天的西湖最美的要属柳浪闻莺了。春雨过后大地上冒出新芽,柳树抽出嫩绿的芽儿,金丝桃开出一朵朵艳丽的花,在纤纤柳条的掩盖下,显得格外动人。正如诗人所说:“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仅春天的西湖美,夏天的西湖也毫不逊色。夏天荷花开了,铺满了整个湖面,挨挨挤挤。微风一吹,她们像一个个披着俏丽彩衣的少女在风中摇曳。她们有的是一个小小的花骨朵,有的只开了几片花瓣,有的已经完全开了,为游客们绽开了笑脸。(*^__^*)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

乘着船来到西湖中央,西湖水波荡漾泛起一道道水纹,放眼望去,西湖的景色会更令你神往。顽皮的鱼儿有时也会蹦出水面,和你打打招呼。

西湖四季都美不胜收,而且有独一无二的魅力。怪不得诗人苏轼赞叹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好一个千姿百态的西湖啊!

阅读全文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随便看看